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关注 >> 正文

改则县麻米乡茶措村创新性采取“441”牧区改革模式成绩显著

发布日期:2023-03-06     资料来源:      点击数:次    【字体:

打印分享到:

改则县麻米乡茶措村创新性采取“441”牧区改革模式成绩显著

2022年麻米乡茶措村牧区改革成效显著,牲畜出栏率达24.2%,出栏绵羊749只(每只750元),山羊553只(每只550元),牦牛55头(每头6000元)共创收119.59万元;施工队创收45.88万元;商店创收8.9684万元;茶馆创收8.1155万元,畜产品收入46.7269万元;酥油11022.1斤,创收105.3万元;奶渣9291.2斤,创收16.7242万元;牲畜出栏748只、共创收49.545万元;务工收入64.15万元。合作社实现收入465万元。合作社按照《积分制度》,总积分189000,每分约19元,最高积分7083分,分红13.95万元。人均分红达到6748.9元(不含政策性收入)。

任务统一安排做到分工明确合作社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负责日常运作,制定财务、人事、工作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正常运转。同时,理事会对入社人员进行分类,对拥有劳动力的群众,针对其本人自身特点、技能掌握程度,在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范围内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目前,从事人工种草2人蔬菜种植4人、茶馆经营3人、经营商店3人、建筑施工27人,牧业工作150人。

草场统一管理发挥更大效益通过草场流转,明确草场使用、维护、建设责任,保证闲置草场得到有效利用,实现畜牧业规模经营,提高牧业产能,有效增加被流转户的现金收入,目前,全村草场流转金额达到47935元。

合作社统一运作壮大村集体合作社为强化合作社统一管理,提升合作社专业化程度,合作社采取畜产品统一收购,多渠道组织剩余劳动力组建施工队创办洗沙场、打砖厂、茶馆和商店,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牲畜统一放牧解放富余劳动力为改变以往传统牧业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粗放经营的现状,通过畜禽改良、品种选育以及科学分群饲养、创新饲养管理等方式,结合本村实际,实行绵羊23群(含育肥绵羊1群)、山羊26群、牦牛2群,配备劳动力150人。

(四个扶持一个确保:扶持孤寡老人、扶持大学生、扶持残疾人、扶持脱贫户,确保共同富裕)

根据合作社分红制度,5%用于分红脱贫户、学生(大学生、高中生)、残疾人、老年人,2.5%用于分红入股人员,77.5%用于投劳分红,13.5%14%用于合作社周转资金,1%1.5%用用于合作社工作人员工资(合作社全年收入599万以下分红1%;收入600万以上分红1.5%),全村无论老幼、人人户户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成果和享受实惠,确保全村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前:茶措村牲畜存栏16162只(折合绵羊单位),出栏率在15%左右,人均收入9800元(含政策性补助)。

改革后:茶措村整合村砂石厂、施工队、商店、茶馆等零散合作组织,组建茶措村扶贫集体经济合作社。通过畜禽改良、品种选育以及科学分群饲养、创新饲养管理等方式,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明显提升,虽牲畜存栏量下降,但牧业收入呈增长态势,适龄母畜量稳步增长至10.1%,出栏率提高至30%,群众惜杀惜卖观念大幅转变。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9800元增长至2021年的19083元(含政策性补助),增长率94.7%,牧区改革工作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

编辑:王操

审核:桑中凯
终审:确巴

上一条:改则县先遣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举行集体经济分红仪式

下一条:改则县洞措乡“多举措”促进农牧民增收